文章目錄
提高閱讀的質與量
不透過懶人包就沒辦法搞懂事情嗎?
你上次讀課外書是哪時候的事呢?
有人說你是伸手牌嗎?
現代人手機與網路不離身,注意力總是放在社群媒體或是影片平台上,導致能夠專心的長度變短了,而且越來越懶得閱讀。
很多時候書籍透過較多的文字,去梳理一個概念或知識,能夠讓你得到對於事件比較全面性的理解,進而培養從中培養你對於事情的看法。畢竟很多懶人包,或是簡化過的知識,都是透過原本作者以外的另一個人去講述,有時候會帶有新的作者的主觀意見在裡頭,或是內容有沒有被斷章取義你都不知道。
當今天能夠保持閱讀大量文字的能力,你就能夠更有機會建立自己的觀點與想法。
若是平常沒有閱讀的習慣,可以從讀小說開始,透過有趣的故事去幫助你提高閱讀的量,比較習慣後,就可以開始閱讀一些非小說類的書籍,或是一些知識含量比較高的書籍。如果連小說都覺得字太多,也可以從漫畫開始哦
保持好奇心
好奇心是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的能力,只是這樣子的能力,常常在長大的過程中,慢慢消失了,你要做的只是去把它找回來而已
不管是你身旁的人、事、物,對什麼東西可以保持好奇。現在Google很方便,有疑問的東西都可以馬上查詢或學習,不要再給自己藉口不去好奇。
像是:
在路上看到沒看過的字,馬上查怎麼唸
看到文章寫說運動時要用力時吐氣,馬上去查為什麼要這樣做
出國玩時,看到兩種字母不同的印度語,馬上去查有什麼樣的差異,使用的區域有什麼不同
看到家中牆壁上有裂縫,馬上去查為什麼牆壁會有裂縫
在路上看到穆斯林戴著頭巾,又想到電影中有看過穆斯林穿著全黑的長袍,馬上去查穆斯林有哪些不同的衣著規定,以及為什麼要這樣規定
這些都是生活中隨處可以有的好奇
保持好奇心,可以幫助你把自己的知識觸角伸得更長
探索興趣,深耕興趣
“你有什麼興趣,你喜歡什麼”
你能夠馬上回答的出來嗎?
我發現越來越多人無法回答這個問題
讀書或是工作並不是生命的一切,花些時間探索不同領域的東西,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,是很重要的
如果今天你的工作就是你喜歡的事情,你做起來會更有動力,遇到挫折比較不容易放棄,也會願意更加努力吧
“可是我已經進入了我不喜歡的科系,該怎麼辦?”
現在大學都很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,輔系、雙主修、轉系、修習學程、透過社團培養能力、參加校外專業社群……,這些都是你能夠做的事情,絕對不是進入了不喜歡的科系,就選擇擺爛。既然知道不喜歡了,那時間不就更該花在你更有興趣的領域嗎?
“我喜歡的東西很小眾,怎麼辦?”
未來會有很多現在沒有的職業,那些職業不也都是對那塊領域有興趣的人創出來的嗎?像10年20年前,哪有youtuber這種職業或是大數據分析師,還是整理師的職業,對吧!
照著自己的興趣去走,培養專業的能力,保持好的態度,等待機會,創造機會
維持自學的能力
高中有老師教你東西,大學教授可能也還會教你東西,但你總有離開學校的一天吧!自學的能力非常重要,老師不一定什麼都會教,自己要懂的學,懂得找資源給自己
自學的能力,其實是前面好奇還有興趣的延伸,會懂得好奇,願意探索不同領域的知識,你就會願意自己去學習更多的內容
看到別人同樣跟你用word做出來的目錄,為什麼你的數字都無法對齊,他的卻可以排得很整齊,你會去查該怎麼做嗎?
看到公投時,各項議題的正反方炒得沸沸揚揚,你會願意去查正反方的論點嗎?去照科學有根據的內容選擇自己的立場嗎?
假設今天你會活到90歲,難道你20歲時在學校學的內容,在你70歲的時候,都還適用於那時候的社會嗎?科技日新月異,知識的更新速度也很快,懂得且願意不斷學習,也能夠幫助你哪天老的時候,不會跟社會脫節
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、對資訊的判斷力
現在不管是誰,都能在網路上放自己想講的內容,不管是誰都可以成為知識或資訊的傳播者,讓大家可以很容易就取得資訊,但是,這麼輕而易舉就能夠取得的內容,你是否有能力判斷他是不是你該相信的內容呢?
網路上很多假新聞,像是吃大蒜就不會感染新冠肺炎、不要吃鮭魚生魚片因為上面有很毒的病菌、WHO公布長壽秘訣第一名是喝酒……等等。這幾天就有新聞,有群組在傳疫苗很毒,但是喝二氧化氯可以解毒。二氧化氯就是消毒水,結果就有長輩相信了群組內容喝了消毒水
聽起來很扯對嗎?但這些亂七八糟的新聞,充斥在你我的生活中,有些一看就很假,有些你可能會思考是否是真的,但是也有些人不思考就全盤接受
像你現在在讀我的文章,你就該100%相信我所說的內容嗎?我現在告訴你這5種能力很重要,他們就真的很重要嗎?你憑什麼要相信我說的東西呢?有沒有其他你覺得也很重要的能力呢?有沒有哪裡你覺得我講的不對呢?
在獲得資訊時,記得也要判斷內容是否正確,要多找幾個資料查證,不要看到什麼就相信什麼,就算是名人講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對的。學習查證自己獲得的資訊,培養媒體識讀的能力,培養判斷內容是非對錯的能力,非常重要